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牙科種植體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常見問題
01為什么需進行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
牙科種植體(系統)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究應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其中動物試驗是重要手段之一,其屬于產品設計開發中的重要研究,可為產品設計定型提供相應的證據支持。
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是指在牙科種植體(系統)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前,通過在試驗動物體內模擬人類口腔種植環境,對其安全性、有效性、生物相容性及與骨組織的相互作用等進行系統性評估的試驗研究。它是種植體從實驗室研發走向臨床應用的關鍵中間環節,旨在通過動物模型驗證種植體的核心性能,可為醫療器械能否用于人體研究提供支持信息,降低臨床試驗受試者及使用者的風險以及為臨床試驗設計提供參考。
02牙科種植體(系統)動物試驗研究目的
牙科種植體(系統)動物試驗以活體動物為對象進行試驗研究,根據試驗目的不同,所選取的試驗動物也不同,例如,在產品的前期研發過程中,材料的篩選是產品性能保證的重要因素,可選取成本較低,易飼養的大鼠或兔進行骨植入試驗,旨在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進行初步評價。此外,產品定型確認后,為了進一步驗證其安全性、有效性,選擇與人類口腔解剖 、生理的相似度更接近的試驗動物進行評價,如比格犬或巴馬小型豬。總之,根據試驗目的不同,所選取的試驗模型動物亦有區別,具體情況見下表:
動物種類
特點
適用目的
大鼠/兔
股骨、脛(jing)骨骨量(liang)充足,可進行骨植入試驗,進行材料篩(shai)選(xuan),手術操作簡單;成本低、繁殖快(kuai)。
產品研發初期(qi)材料篩選、短期(qi)生物相容性的(de)初步評價。
犬
牙(ya)槽骨厚度、骨密度及口(kou)腔(qiang)解剖結構與人(ren)類接近,可植入標準尺寸種(zhong)植體,且(qie)能模(mo)擬咬合(he)負載
骨結合率定量研究、種植體穩定性測試、長期愈合效(xiao)果評估(如(ru)3-6個(ge)月(yue)觀察)。
豬
頜骨形態(tai)、牙齒排(pai)列及骨礦(kuang)化(hua)程度(du)接近人類,尤其是小型豬(如(ru)巴馬香豬)可模擬人類拔牙后的(de)骨缺損修復;
種植(zhi)體-骨(gu)界面力學性能測試(shi)、骨(gu)缺損修復(fu)(如 引導骨(gu)再生技術(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聯合種植(zhi)的研究。
03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方案
設計牙科種植體(系統)動物試驗是根據試驗目的,選用符合試驗要求的動物,在預先設計研究方案規定下,進行產品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觀察、記錄動物的反應過程及結果,以確認醫療器械對生命活動的作用與影響。
根據《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第二部分:試驗設計、實施質量保證》、《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及YY/T 0522《牙科學 牙種植體系統臨床前評價 動物試驗方法》等指導原則和標準,臨床前動物試驗方案設計如下:
3.1 試驗目的
本次試驗以比格犬為試驗動物進行動物缺牙模型建立,模擬牙科種植體(系統)的臨床使用,通過影像學、組織病理學等檢測方法對其安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
3.2 試驗動物選擇
比格犬因其生理和口腔解剖特征與人類接近,且其體型和性格適合于試驗室環境中的操作。性格溫順、易于馴化,便于進行各種試驗操作,如植入、取樣和長期觀察,且在試驗中的個體差異較小,有助于獲得一致的試驗結果;根據《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和YY/T 0522《牙科學 牙種植體系統臨床前評價 動物試驗方法》,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選取頜骨成熟的比格犬進行缺牙模型建立是可行的。
3.3 試驗周期
設置根據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中涉及周期的選擇“觀察周期應不低于3個月,且觀察周期內應可反應產品有良好的骨結合性能、骨結合趨勢趨于穩定、可接受的骨吸收水平數據;對于3個月數據無法支持產品有良好骨結合性能及趨勢的,建議延長觀察周期至6個月”;結合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應試驗中推薦的時間節點,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周期設置為:4W、8W、13W或4W、13W、26W。
3.4 缺牙模型
根據牙科種植體(系統)產品的適用范圍,對比格犬口腔相應牙位進行拔牙處理,以模擬臨床使用建立缺牙模型。
3.5試驗流程
牙科種植體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常見問題
3.6 評價指標
3.6.1 一般觀察 試驗期間,對動物進行一般觀察,如動物飲食、行為、精神、皮毛、排泄等狀態,除一般觀察外,重點觀察手術部位(軟組織愈合情況,術區軟組織有無紅腫、化膿、開裂等不良反應、口腔有無出血、材料有無脫出等),觀察手術部位組織顏色和植入物的存在狀態,記錄動物體重、體溫變化。
3.6.2 穩定度測試于術后即刻、術后各解剖節點對穩定度(ISQ)值進行測試,分析這幾個周期的ISQ值變化趨勢,以評估種植體的愈合和穩定性過程;記錄初始植入時的植入扭矩。
3.6.3 血液學檢測 于術前、術后各解剖節點對相應試驗動物進行采血,進行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測試并分析統計。
3.6.4 牙齦指數 于術前、術后各解剖節點對相應試驗動物使用牙科探針測試牙齦的探診深度,觀察并記錄試驗動物牙齦的顏色、腫脹和出血情況,使用牙齦健康評分表進行評價。
3.6.5 大體檢查 術后各解剖節點處死動物,肉眼觀察種植體植入部位的組織反應,記錄植入部位的外觀特征,包括植入物的位置、周圍組織的變化等,觀察試驗動物主要臟器是否有病變或異常。
牙科種植體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常見問題
3.6.6 Micro CT檢查術后各解剖節點處死動物后取材進行Micro CT掃描,測試分析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數目(Tb.N)、骨小梁間隔(Tb.Sp)、骨體積(BV)、組織體(TV)、骨體積分數(BV/TV)。結果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組間對比,用T檢驗計算P值,P<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牙科種植體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常見問題
3.6.7 CBCT檢測于術前、術后各解剖節點處死動物前進行CBCT掃描,觀察試驗動物體內種植體的位置情況,并分析計算骨吸收(水平相、垂直相)情況。
3.6.8 組織病理學評價術后各解剖節點處死相應的試驗動物,取種植體及周圍組織進行硬組織切片,分別行HE和亞甲基藍堿性品紅染色,光學顯微鏡下對骨吸收、種植體部位新骨生成、種植體骨結合率、骨組織狀態及周圍組織局部病理和炎癥反應、骨接觸率測定進行分析評價。
牙科種植體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常見問題
3.6.9 生物力學測試術后各解剖節點處死相應的試驗動物并取材,扭力測試儀能記錄扭出種植體過程中的扭力值,將種植體擰松的扭力值稱之為扭力峰值,記錄扭力峰值表示種植體與骨的結合力,反映種植體與骨的結合強度。
3.7 數據處理
本試驗取得的各類指標的所有數據,由專業統計師使用SPSS軟件,針對各種數據的性質及特征,選擇恰當的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并在完成分析后,出具本項目的試驗報告。
04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常見問題
4.1 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觀察終點選擇3個月還是6個月?
根據《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中涉及周期的選擇“觀察周期應不低于3個月,且觀察周期內應可反應產品有良好的骨結合性能、骨結合趨勢趨于穩定、可接受的骨吸收水平數據;對于3個月數據無法支持產品有良好骨結合性能及趨勢的,建議延長觀察周期至6個月”。
4.2 牙科種植體(系統)穩定度(ISQ)達到多少趨于穩定?
根據Dentium種植體穩定性值(ISV)分級標準,ISQ 值≤60 代表穩定性低(不穩定),65-70 代表穩定性中等,>70 代表穩定性高(穩定性良好)。
4.3 牙科種植體(系統)植入動物模型后,是否需進行骨粉填充?
牙科種植體(系統)臨床前動物試驗是模擬產品的臨床使用,在臨床上,植入種植體后需使用骨粉進行填充,以促使血供的恢復,有利于骨的長入和種植體穩定性的提升,因此動物試驗植入種植體后,需進行骨粉填充。
4.4 牙科種植體(系統)動物試驗,是否需要進行生物力學測試?
根據《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動物試驗要求中雖未明確提出需進行生物力學測試,但生物力學(推出力或扭力)是種植體穩定性的重要佐證數據,建議在樣本可行的情況下進行生物力學測試。
05參考資料
[1]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第一部分:決策原則(2021年修訂)。
[2]醫療器械動物試驗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第二部分:試驗設計、實施質量保證。
[3]牙科種植體系統同品種臨床評價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4]牙科種植體(系統)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修訂版)。
[5]YY/T 0522《牙科學 牙種植體系統臨床前評價 動物試驗方法》
[6]GB/T16886.6 2022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應試驗。
[7]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DA staff-Class II special controls guidance document: Root-form endosseous dental implants and endosseous dental abutments. May 12, 2004[Z]
[8]劉成武,劉遠翔,李志鵬等.兩種不同螺紋設計的牙種植體在犬頜骨中骨結合的對比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21,26(04):226-231.
[9]Abdulla MA, Hasan RH, Al-Hyani OH. Effects of restraint stress and surface treatments on the stability of titanium dental implant osseointegration in dogs: An in vivo comparative study. J Taibah Univ Med Sci. 2024 Mar 18;19(3):461-472. doi: 10.1016/j.jtumed.2024.03.004. PMID: 38544871; PMCID: PMC10965825.
本(ben)文由廣州佳譽醫(yi)(yi)療器械(xie)有(you)限公司(si)/佛山浩揚醫(yi)(yi)療器械(xie)有(you)限公司(si)聯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