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醫用導管表面蝕刻處理3大工藝
在導管加工中,表面蝕刻是影響產品性能的關鍵環節。它能改變導管表面微觀結構,提升粘結力、涂層附著力,甚至助力藥物洗脫功能實現。今天,我們就結合實操,拆解等離子、化學、機械三類蝕刻工藝,為導管工程師提供技術參考。
01.蝕刻的核心價值:解決導管“表面難題”
作用原理:通過物理 / 化學方法去除表面材料,實現 3 大目標:
提升附著力:讓膠粘劑、油墨、藥物洗脫涂層更好“抓住” 導管表面(如介入導管的藥物涂層,需蝕刻增加結合力);
層間適配:流變、共擠工藝中,幫助多層導管(如編織復合管)實現層間粘結,避免脫層;
表面清潔 / 滅菌:去除油污、雜質,甚至輔助滅菌(部分化學蝕刻液兼具消毒作用)。
02.3 大蝕刻工藝:特點、流程與適用場景
2.1 等離子蝕刻:高精度“脈沖蝕刻”
原理:利用等離子體(電離氣體)中的帶電粒子,物理“啃食” 導管表面,精準構建微觀圖案。
醫用導管表面蝕刻處理3大工藝
典型場景:神經介入微導管的藥物涂層預處理,用等離子蝕刻構建“錨點”,提升藥物附著力 30% 以上。
2.2 化學蝕刻:長效“腐蝕改性”
原理:用酸性 / 堿性溶液(如 PTFE 導管常用堿性蝕刻液)腐蝕表面,形成粗糙結構。
醫用導管表面蝕刻處理3大工藝
典型場景:抽吸導管的 PTFE 內襯蝕刻,用化學法處理后,層間粘結力提升 2 倍,解決脫層難題。
2.3 機械蝕刻:“物理打磨” 式處理
原理:用磨料(砂紙、刀片)物理粗糙化表面,簡單直接。
醫用導管表面蝕刻處理3大工藝
典型場景:大口徑血管介入導管的手柄連接區,用機械蝕刻增加摩擦力,解決粘結松動問題。
03.工藝選擇與實操建議
3.1 按需求選工藝:
高精度、復雜形狀→ 等離子蝕刻(如微導管藥物涂層);
長效粘結、PTFE 材料→ 化學蝕刻(如復合管內層 PTFE 蝕刻);
簡單結構、快速處理→ 機械蝕刻(如手柄、應變 relief 部位)。
3.2 通用實操原則:
小試先行:新導管 / 新材料需做蝕刻 - 后工藝驗證(如蝕刻后涂膠,測試粘結強度);
參數記錄:詳細記錄蝕刻時間、功率(等離子)、溶液濃度(化學),保障批次一致性;
表面檢測:用電子顯微鏡(SEM)觀察蝕刻效果,確保微觀結構符合預期(如粗糙度 Ra 需達到 0.5-2μm)。
04.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表面(mian)蝕刻是導(dao)管功能(neng)實現的“隱形推手”—— 從藥物涂(tu)層到多層粘結(jie),都(dou)離不開精準的表面(mian)處理。工程師需(xu)根(gen)據導(dao)管材料、應用場景,靈活選(xuan)擇(ze)工藝并嚴控參(can)數,才能(neng)讓蝕刻真正成為(wei)提升產品性能(neng)的 “助(zhu)力(li)器”。
本文由(you)廣州(zhou)佳(jia)譽(yu)醫(yi)療器械有(you)限(xian)公(gong)司/佛山浩揚醫(yi)療器械有(you)限(xian)公(gong)司聯(lian)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