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撰寫規范與常見錯誤
在醫療器械領域,一份清晰、準確、合規的說明書和標簽,遠不止是產品信息的傳遞者。它們是醫患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臨床正確操作的導航圖,更是企業合法運營的生命線。然而,這條“生命線”卻常常因各種錯誤而變得脆弱。本文將深入剖析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的撰寫規范,并揭示那些不容忽視的常見錯誤,為您的產品合規之路保駕護航。
一、為何說明書和標簽是醫療器械的“生命線”?
用戶安全與有效性的基石: 醫生、護士、患者或護理人員依賴這些信息來安全、正確地使用器械。錯誤或缺失的信息可能導致誤操作、治療失敗,甚至嚴重傷害或死亡。
法規合規的強制性要求: 全球主要市場(中國NMPA、美國FDA、歐盟MDR/IVDR等)都將說明書和標簽作為核心的監管要求。不合規意味著產品無法上市流通,或面臨召回、處罰甚至法律訴訟。
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 清晰標識禁忌癥、警告、注意事項、潛在不良事件等風險信息,是制造商履行風險管理義務、降低產品責任風險的核心手段。
市場準入的門票: 在注冊/備案過程中,說明書和標簽是監管機構重點審查的文件,其質量直接影響審批進度和結果。
品牌聲譽與用戶信任: 專業、清晰、用戶友好的說明資料,能提升用戶信任感和品牌專業形象。反之,錯誤百出的說明會嚴重損害聲譽。
二、核心法規框架與核心原則(以中國NMPA、歐盟MDR/IVDR為重點)
中國 (NMPA):
核心法規:
《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號)是專門法規。此外需符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及相關產品注冊/備案要求。
核心原則:
真實性: 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完整,與注冊/備案內容一致。
準確性: 信息表述科學、明確,無誤導性。
完整性: 包含法規要求的所有必備要素(見下文)。
規范性: 語言清晰易懂(中文簡體),符合標準術語。
易辨識: 標簽文字、符號、圖示清晰可辨。
可追溯: 包含必要的產品標識信息(如型號規格、批號、序列號、UDI)。
歐盟 (MDR 2017/745 / IVDR 2017/746):
核心法規:
MDR/IVDR 附件I “一般安全與性能要求”(GSPR)第23條是專門要求。UDI要求也至關重要。
核心原則:
清晰易理解: 使用銷售所在成員國(或成員國允許的其他語言)的官方語言,目標用戶(包括患者)能夠理解。
全面性: 包含MDR/IVDR Annex I 第23.1-23.4條詳盡列出的所有信息。
風險信息突出: 禁忌癥、警告、注意事項必須醒目、易識別。
UDI標識: 標簽必須包含UDI載體(通常為條碼),基本UDI-DI信息需體現在說明書或標簽上。
最新性: 信息必須是最新的,隨技術文檔更新而更新。
電子說明書 (eIFU): 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允許提供電子版說明書(需符合MDR Article 29 / IVDR Article 28)。
三、醫療器械說明書撰寫規范與必備要素
一份完整的醫療器械說明書(通常指“使用說明書”)應至少包含以下核心內容:
產品基本信息:
產品名稱: 通用名、商品名(如有)。錯誤示例: 僅使用內部研發代號。
型號、規格: 所有上市型號規格。注冊證/備案憑證編號:錯誤示例: 缺失、過期或與實際不符。
生產日期、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錯誤示例: 僅標注生產日期未標有效期,或標注方式不符合法規(如“有效期至”應精確到年月)。貯存條件: 明確溫度、濕度、光照等要求。錯誤示例: 表述模糊如“常溫保存”或要求不完整。
生產企業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錯誤示例: 地址變更未更新,聯系電話無效。
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適用時)。
進口器械: 代理人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UDI信息: 基本UDI-DI(通常需體現),UDI載體位置提示(在標簽上)。
性能與組成:
預期用途: 清晰界定產品功能、適用人群、適用部位/疾病、使用環境(家用/專業)。錯誤示例: 夸大用途(如未獲批適應癥)、描述模糊不清、超出注冊范圍。
適應癥: (如適用)。
技術參數: 關鍵性能指標、工作原理簡述。
產品組成/配置清單: 主機、配件、選配件、軟件版本(如有)。錯誤示例: 配件清單與實際包裝不符,軟件版本未更新。
安全信息(重中之重!):
禁忌癥: 明確絕對禁止使用的情況。錯誤示例: 缺失、描述不清或弱化禁忌癥(如僅列為“注意事項”)。
警告與注意事項: 潛在風險、操作限制、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使用提示、與其他器械/藥物相互作用等。錯誤示例: 信息不全、警示力度不足(未使用“警告”字樣或醒目排版)、未包含已知風險。
可能的不良事件: 列出已知或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或并發癥。錯誤示例: 刻意隱瞞或弱化已報告的不良事件。
滅菌狀態及方法(如無菌提供):錯誤示例: 未標注滅菌方式或有效期已過。
含有特定物質聲明(如乳膠、DEHP、藥物成分、人體組織/衍生物):錯誤示例: 未按要求聲明。
使用說明:
操作步驟: 清晰、按順序描述安裝、使用、校準(如適用)方法。圖文結合更佳。錯誤示例: 步驟跳躍、描述晦澀、缺少關鍵操作圖示。
患者使用說明(如適用): 針對家用器械或患者自用部分。
維護保養: 清潔、消毒、滅菌(如可重復使用)、定期檢查、保養方法。錯誤示例: 消毒方法無效或與材料不兼容未說明。
故障排除: 常見問題及簡單解決方法。
運輸和貯存要求: 特殊要求需說明。
其他信息:廢棄物處理: 特別是感染性、放射性或化學危害廢棄物。錯誤示例: 未說明或說明不符合環保法規。
符號解釋: 說明書或標簽上使用的非通用符號需釋義。
生產日期、批號、序列號的位置說明: (如果未在標簽主顯示面)。
參考文獻(如適用): 臨床研究摘要等。
修訂歷史(日期及版本):錯誤示例: 版本管理混亂,用戶無法確認是否為最新版。
四、醫療器械標簽(最小銷售單元)規范與必備要素
標簽是附著在產品或其包裝上的即時信息載體,要求簡潔、醒目、關鍵。至少包含:
產品名稱、型號、規格。
注冊人/備案人、生產企業名稱。
生產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錯誤示例: 僅標注“生產日期見包裝”,未在最小銷售單元標注。
醫療器械注冊證/備案憑證編號(可在說明書體現,但標簽需清晰標識)。
“無菌”、“一次性使用”、“體外診斷試劑”等特殊標識(如適用)。錯誤示例: 未標注“一次性使用”導致復用風險。
貯存條件(如特殊)。錯誤示例: 要求冷藏但標簽未標注。
使用說明或者圖示(簡單產品可僅包含關鍵操作步驟或安全警示)。錯誤示例: 復雜操作僅靠標簽圖示無法理解。
禁忌癥、注意事項、警示(核心安全信息,需醒目!)。錯誤示例: 安全信息字體過小、位置不顯著。必要的安裝圖示或符號(如適用)。
生產批號/序列號/UDI載體(必須包含!)。錯誤示例: 未標注批號/序列號,UDI條碼印刷不清無法掃描。
進口產品: 中文標簽,代理人信息。
UDI要求:
標簽必須包含機器可讀的UDI載體(如DataMatrix碼)。
人眼可讀的基本UDI-DI或PI信息(生產標識,如批號、序列號、效期)通常也需在標簽體現或通過掃描獲得。錯誤示例: UDI信息缺失、載體格式錯誤(如未使用GS1標準)、條碼印刷質量差無法識讀、人讀信息與機讀信息不一致。
五、高頻常見錯誤與“雷區”警示
信息不一致:
說明書、標簽、注冊資料三者信息矛盾(如型號、規格、適用范圍、性能參數)。不同語言版本內容不一致。
危害: 誤導用戶,嚴重合規問題。
安全信息缺失或弱化:
禁忌癥、警告、不良事件未列出或描述不清、不醒目。風險提示語焉不詳(如用“可能”代替“已知”)。
危害: 直接威脅患者和操作者安全,法律風險極高。
預期用途超范圍或模糊:
說明書描述超出注冊/備案批準的適用范圍。描述過于籠統,讓用戶無法準確判斷適用場景。
危害: 構成虛假宣傳或超適應癥使用,導致安全問題和監管處罰。
UDI相關錯誤:
未按要求賦碼或標簽上缺失UDI載體。
UDI信息(DI/PI)錯誤或與數據庫記錄不符。條碼印刷質量差無法掃描。
危害: 違反MDR/IVDR核心要求,影響產品可追溯性,無法上市銷售。
語言與表述問題:
未使用銷售地要求的官方語言(如在中國未用簡體中文)。
專業術語堆砌,用戶(尤其是患者)難以理解。語句不通順,存在歧義或錯別字。
危害: 影響信息有效傳達,增加誤操作風險,顯得不專業。
更新滯后:
產品設計、工藝、風險管理、臨床數據更新后,說明書標簽未及時修訂。
未建立有效的版本控制。
危害: 信息過時失效,無法反映產品真實狀態和風險,合規失效。
標簽可讀性差:
字體過小、顏色對比度低(如淺灰字印白底)。
關鍵信息(如效期、批號)位置隱蔽。
危害: 用戶難以獲取關鍵信息,尤其在緊急情況下。
忽略特殊要求:
無菌產品未清晰標注滅菌方式和有效期。含乳膠等致敏物未聲明。
一次性使用產品未明確標識。
體外診斷試劑未按IVDR要求提供特定信息。
危害: 特定風險未有效管理,違反專項規定。
六、最佳實踐與避坑指南
建立SOP與責任體系:
制定詳細的說明書標簽編寫、審核、批準、發布、更新和翻譯的標準化流程。
明確各部門(研發、注冊、質量、市場、法務)職責,特別是最終批準權。
關鍵點: 質量或法規事務部門應擁有最終話語權,確保合規性優先。
深度融入設計開發與風險管理:
在設計和開發早期就啟動說明書標簽策劃。
說明書標簽內容必須與風險管理報告的輸出(特別是風險控制措施、剩余風險信息)嚴格保持一致。
可用性工程(人因工程)研究應驗證說明書標簽的有效性。
基于法規與用戶視角雙重審核:
合規審核:
對照目標市場的法規清單(如NMPA 6號令附件、MDR Annex I 23條),逐項核對必備要素。
用戶審核: 讓目標用戶(醫生、護士、患者代表)試讀,確保信息清晰、易懂、可操作。收集反饋并優化。
語言審核: 專業翻譯+母語審校(尤其對非母語市場),確保語言地道準確。擁抱eIFU(如適用并合規):評估產品是否滿足提供電子說明書的條件(MDR Article 29 / IVDR Article 28)。
設計用戶友好、易于訪問和下載的eIFU系統(考慮離線訪問)。
在標簽上清晰指示如何獲取eIFU。
確保eIFU與紙質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且內容完全一致。
實施嚴格的版本控制與變更管理:
任何涉及產品安全、有效性或法規狀態的變更,必須觸發說明書標簽評審與更新。
清晰標識版本號、修訂日期和修訂內容摘要。
建立有效的舊版本回收或作廢機制。
利用專業工具與資源:
UDI管理軟件:確保DI/PI分配、條碼生成、數據庫提交的準確性。
術語庫與風格指南:保證術語一致性和行文風格統一。
參考監管機構指南文件和已上市同類產品的優秀范例(注意僅作參考)。
七、案例啟示:細節決定成敗
案例1(安全信息缺失): 某血糖儀說明書未充分警示在嚴重脫水或休克狀態下測量結果可能不準確。導致醫護人員依賴錯誤讀數做出不當治療決策。
結果: 產品召回,患者傷害訴訟。
案例2(UDI錯誤): 某骨科植入物標簽UDI-DI碼指向數據庫中錯誤的型號規格信息。
結果: 醫院庫存管理和患者植入記錄混亂,監管機構開出罰單,要求暫停銷售直至整改。
案例3(語言與更新): 某進口設備中文說明書由機器翻譯生成,晦澀難懂且包含技術性錯誤,且在產品升級后未更新操作步驟。
結果: 醫院大量投訴操作困難,導致設備利用率低,品牌聲譽受損,面臨市場監督抽查不合格風險。
結語
醫療(liao)器械的(de)說(shuo)明書(shu)和(he)標簽(qian),絕非簡單(dan)的(de)“配套(tao)文件”。它們是(shi)產(chan)(chan)品(pin)內在(zai)(zai)(zai)質(zhi)量(liang)(liang)和(he)安(an)全(quan)承諾的(de)外(wai)在(zai)(zai)(zai)體現,是(shi)連接制(zhi)造商、監管者(zhe)(zhe)、使用者(zhe)(zhe)和(he)患(huan)者(zhe)(zhe)的(de)信(xin)任(ren)紐帶(dai)。在(zai)(zai)(zai)日益嚴格的(de)全(quan)球監管環境下(尤其是(shi)歐盟MDR/IVDR),任(ren)何對說(shuo)明書(shu)標簽(qian)的(de)忽視或敷衍,都可(ke)能付(fu)出高昂的(de)代價——從產(chan)(chan)品(pin)拒之(zhi)門外(wai),到聲譽毀于一旦(dan),乃至承擔法律責任(ren)。將說(shuo)明書(shu)和(he)標簽(qian)的(de)撰(zhuan)寫(xie)、審核(he)、更新視為與產(chan)(chan)品(pin)研發(fa)、生產(chan)(chan)同(tong)等重要的(de)核(he)心質(zhi)量(liang)(liang)活動, 投入必要的(de)資源,建立嚴謹的(de)流程,培養專業的(de)人才,是(shi)企業規避風(feng)險、保障安(an)全(quan)、贏得市場、實現可(ke)持續發(fa)展的(de)明智之(zhi)選(xuan)。合規始于細(xi)節(jie),安(an)全(quan)源于嚴謹。請(qing)務必讓您的(de)每一份(fen)說(shuo)明書(shu)和(he)每一張標簽(qian),都成為守護生命安(an)全(quan)的(de)堅實盾(dun)牌(pai)。
本文由(you)廣州佳譽(yu)醫療器(qi)械(xie)有限(xian)公司(si)/佛山(shan)浩(hao)揚醫療器(qi)械(xie)有限(xian)公司(si)聯合編(bian)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