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南方醫科大“虛擬人”為神六做貢獻
南方醫科大“虛擬人”為神六做貢獻
為“神六”返回艙安全防護設備提供基礎數據
10月17日凌晨,“神六”安全著陸,參與并承擔“返回艙非正常著陸沖擊實驗”的南方醫科大學的專家也松了一口氣。
據該校基礎醫學院臨床解剖學研究所、國家“863”計劃數字人項目研究室首席工程師唐雷介紹,根據綜合估算,“神六”返回艙著陸的意外發生率為千分之三。為了確保各種情況下宇航員人身安全萬無一失,研究所的專家從2004年4月開始著手為“神六”安全防護設備的研發設計提供基礎數據。
該所的實驗主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借鑒美、俄的一些標準參數,結合我國特色建立模型。由于美國載人航天設施與我國差別較大,所以這次更多借鑒了俄羅斯飛船的參數,充分考慮他們已經發生和預計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第二步是做一些模擬實驗予以論證。例如將一個裝有傳感器的假人綁在太空椅上,從不同高度摔下,通過多次試驗,收集其受沖擊傷害的各種情況,再根據地質情況、沖擊參數進行模擬。第三步是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航天員椅子的角度、避震桿的位置等,設計部門都可考慮如何改進。
從假人身上的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表明,各種意外發生時,假人在沒有足夠安全裝備防護下,頸椎、腰椎、胸椎最容易折斷。研究人員將實驗數據上交設計部門,后者據此研發設備,提高返回艙的安全系數。
唐雷透露,這次實驗也是為“虛擬人”研究采集數據。隨著研究的深入,未來的航天實驗可望不用假人做實驗,而是以“數據包”的形式進行,只要輸入設施、場地等情況,系統數據就可作出分析,顯示可能產生的碰撞傷害,并指示哪個零部件的設計需要改進。利用“虛擬人”技術,未來還可預測宇航員太空行走時可能遭受的太空輻射危害。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