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突發,疫情防控不力,16家醫療機構被立案、處罰
來源:檢驗醫學網綜合整理惠州日報、四會市衛健局、醫學界等
當前 “兩熱”(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醫療機構作為防控關鍵環節,其規范執業至關重要。
01
廣東惠州:13家醫療機構被立案處罰
近日,惠州惠城區衛健局重點檢查大中專院校周邊醫療機構,強化基孔肯雅熱、登革熱防控,共檢查 84 家次。檢查中發現個別醫療機構存在門診日志登記信息不完善、消毒記錄不詳細等問題,當場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要求相關醫療機構立即整改。
“兩熱”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惠城區衛生健康局累計檢查各類醫療機構2047家次,對13家未按規定承擔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的醫療機構進行立案處罰。同時,對檢查發現的其他違反依法執業行為立案處罰8宗,罰沒金額3.8萬元。
02
廣東四會:3家醫療機構被立案 近日,廣東省四會市衛健局、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對重點場所開展蚊媒傳染病防控專項檢查,依法處理多家違規單位(含醫療機構、酒店等),現通報醫療機構典型案例及防控要求,為各單位提供警示。
案例一:某全科診所未落實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案
2025年10月1日,四會市衛生健康局執法人員依法對某全科診所開展傳染病**防控監督檢查。經查,該診所預檢分診臺無醫務人員在崗值守,未按規定對發熱患者開展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上述行為表明該診所未依法落實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第三款及《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百零四條**款**項相關規定,執法人員依法給予該診所警告的行政處罰,并責令其立即整改。
案例二:兩家醫療機構因未規范處置醫療廢物受到行政處罰
?案例2-1:某衛生站未將醫療廢物按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案
2025年9月29日,四會市衛生健康局執法人員在開展傳染病**防控監督執法檢查中發現,某衛生站注射室內生活垃圾桶中存放的黑色膠袋內混有使用過的棉簽、輸液滴管等醫療廢物。該衛生站未將醫療廢物按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容器,違反了醫療廢物分類管理規定,此行為已觸犯《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六條**項的規定。
依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執法人員依法對該衛生站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并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案例2-2:某診所未規范分置醫療廢物案
2025年9月30日,四會市衛生健康局執法人員對某診所開展傳染病**防控監督檢查。現場檢查時發現,該診所治療室內生活垃圾桶中存放的黑色膠袋混裝使用過的玻璃藥瓶、口罩等醫療廢物。該行為違反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六條**項關于醫療廢物分類存放的規定。
依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執法人員依法給予該診所警告的行政處罰,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嚴格按照規定將醫療廢物分類存放于專用包裝物內。
03
新增2257例,廣東省疾控局**新通報
10月12日,據廣東省疾控局通報,2025年10月5日0時至10月11日24時,全省新增報告2257例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未報告重癥和死亡個案。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隨著江門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措施持續落實,該市**呈波動下降趨勢,但仍在較高水平。當前我省仍處于蚊媒活躍期,加之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人員大范圍流動,基孔肯雅熱**傳播擴散風險持續存在,防控工作仍不能松勁。
另據廣州疾控微信公眾號,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10月10日12時聯合發布,預計,近日廣東大部市縣蚊子活躍,在戶外活動時,可以涂抹含有DEET(避蚊胺)等驅蚊成分的驅蚊液。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驅蚊貼、蚊香和蚊香液等產品。
04
關于基孔肯雅熱,這些內容檢驗人需要了解
在國家**新印發基孔肯雅熱診療方案中,有多項內容與我們檢驗人的工作密切相關,整理如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下滑動即可查看更多實驗室檢查
(一)一般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多正常,部分患者可見淋巴細胞和血小板輕度減少,新生兒感染血小板減少較常見。
2.生化檢查:部分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可升高。
3.腦脊液檢查:并發腦膜腦炎時腦脊液檢查符合病毒性腦炎改變。
(二)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
1.核酸檢測:采用實時熒光PCR或等溫擴增核酸檢測等方法檢測血液樣本中的基孔肯雅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采用Vero、C6/36、BHK-21和HeLa等敏感細胞進行病毒分離。
3.血清抗體檢測:采用ELISA、免疫層析等方法檢測血清特異性IgM和IgG抗體。IgM抗體于發病3~4天可檢出,5天后陽性率增高,可持續數周至數月,因IgM抗體在潛伏期和發病早期陽性率低,陰性不能排除感染。IgG抗體于發病后第5~8天可檢出,可持續數年。
(三)影像學檢查。
可見關節滑膜炎、關節腫脹、關節腔積液、腱鞘炎等改變
鑒別診斷
主要與以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相關疾病鑒別,關節疼痛和僵硬持續時間長者要與其他慢性關節炎鑒別。
(一)登革熱。
登革熱與基孔肯雅熱的傳播媒介相同,流行區域基本相同,臨床表現類似,較難鑒別,且可存在合并感染的情況。登革熱發熱多為中高熱,持續時間更長,肌肉痛、腹部癥狀(腹痛、腹脹、便秘等)更明顯,有出血傾向,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明顯,紅細胞壓積、ALT或AST常增高,重癥較基孔肯雅熱多見,可出現休克、腦病、多器官功能障礙等并發癥。而基孔肯雅熱多為中低熱,關節疼痛明顯,可為**癥狀,多累及遠端小關節,外周血白細胞、血小板基本正常,重癥少見。需核酸檢測鑒別。在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區,建議也對登革熱進行檢測。
(二)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與基孔肯雅熱的傳播媒介相同,流行區域基本相同,臨床表現類似,亦表現為中低熱,可伴皮疹、頭痛、關節痛、肌痛和結膜炎,孕婦感染可引起胎兒小頭畸形。基孔肯雅熱關節痛更明顯。需核酸檢測鑒別。
(三)傳染性紅斑。
由細小病毒B19感染引起。兒童感染可表現為持續中高熱,常合并皮疹,皮疹為多形性、多部位分布,典型表現為面頰部紅斑樣皮疹伴有口周蒼白圈,稱之為“掌擊臉”,也可出現受累關節部位紅斑、關節痛,常見外周血紅細胞下降。核酸及病毒抗體檢測有助于鑒別診斷。
(四)其他。
本病還需與瘧疾、其他甲病毒感染、流感、麻疹、風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風濕熱、反應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相鑒別。
預防
目前我國尚無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預防主要措施包括及時清除蚊蟲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個人應使用蚊香、驅避劑、蚊帳等方式驅蚊、滅蚊和防蚊;前往基孔肯雅熱流行區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識,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熱。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佛山浩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