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美國發明新型人造視網膜技術仿生眼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電機工程學教授阿曼德·R·小坦圭正在對可植入盲人眼內的微型攝像頭進行研究。這項研究是南加州大學從美國能源部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的、經費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科研項目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旨在開發一種可幫助全球上千萬因衰老或疾病而導致眼球感光細胞受損的人恢復視力的人造視網膜技術。
現在正在對植入式攝像頭技術進行早期人體試驗,有6位盲人志愿者參與了試驗。這些志愿者都佩戴一副安裝有數字攝像頭的太陽鏡(由于是初期試驗,攝像頭并沒有植入志愿者的眼睛內部),視網膜上安裝了分布有電極的含銀硅脂,數字攝像頭將拍攝到的圖像以無線的方式傳送到硅脂上的16個電極上,電極產生的信號會刺激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這樣這些盲人就“看到”了圖像。雖然這種人造視力的分辨率與正常視力1億像素的分辨率比起來還非常粗糙,但足以使志愿者們具備一些基本的識別能力了。現在他們能夠區分桌子上的杯子和盤子、區分光明和黑暗,還能正確判斷人行道上是否有人通過。
南加州大學的植入式攝像頭項目的負責人、視網膜植入手術的開創者馬克·胡梅恩說:“這項技術還有很大的提高余地。”他計劃在2006年上半年之前,把植入電極的數目增加到60個,使分辨率提高到現在的4倍,然后把植入電極的數目增加到256個,最終實現植入1000個電極的目標。胡梅恩希望能在10年之內完成這一目標,他說:“到那個時候,接受手術的人不僅能辨認出人的面部特征,還能閱讀文字。”
目前正在研制的可植入數字攝像頭是一種阿司匹林藥片大小的裝置,內部含有一面非球面透鏡和密封的CMOS傳感器,可以安裝在瞳孔后面、晶狀體所在的小空間里。這樣不僅意味著植入這種攝像頭的盲人不再需要一直戴著難看的太陽鏡,更重要的是當他們想看周圍的物體時,只需要轉動眼球,而不用轉動脖子—就和正常人一樣。
從事仿生研究的生物醫學工程師詹姆斯·韋蘭說:“甚至可以在這種設備中加入顯微鏡,這樣使用者就能擁有'超級視力’了。”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