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美開發出預測早老性癡呆癥的醫用軟件
美國科學家19日說,他們新開發的一套分析軟件,可以根據核磁共振成像和正電子斷層掃描的信息,在患者明顯癥狀出現之前9年就預測到早老性癡呆癥(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發展。
紐約大學麗薩·莫斯科尼等研究人員,在6月號的《神經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早老性癡呆癥患者在失憶等癥狀出現之前很久,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等能力的一個關鍵區域--海馬體就會出現新陳代謝下降和萎縮的現象,這是應用電腦程序預測癥狀的理論基礎。
但是海馬體本身非常小,各人的海馬體大小又有區別,靜態分析難以發現其變化。為此,研究人員把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電子斷層掃描(PET)技術結合起來使用,MRI技術用于觀測海馬體的大小和它占大腦的比例,而PET技術用來觀測大腦血糖代謝的變化。然后他們應用圖像分析軟件,得到一個代表海馬體新陳代謝率的數值“海馬模數”。
研究人員對53名表現健康的中老年人進行了為期9年以上的試驗。他們發現,其中25人在接受第一次檢測后得到的“海馬模數”比其他人低15%至40%,而這25人9年后都出現了早老性癡呆癥或失憶癥的明顯癥狀。
莫斯科尼等人說,這一分析軟件所得到的“海馬模數”是目前唯一可以提前預測早老性癡呆癥和失憶癥的指標,如果將“海馬模數”與大腦皮層的血糖代謝變化結合起來運用,可以進一步將早老性癡呆癥與失憶癥區分開來,因為失憶癥患者主要表現為大腦皮層代謝下降。
研究(jiu)人(ren)員說,這一(yi)軟件預(yu)測(ce)早(zao)老性癡(chi)呆癥的準確(que)率達(da)到78%左(zuo)右,它在進一(yi)步測(ce)試后可能成(cheng)為重要的臨(lin)床工(gong)具,并在防治(zhi)早(zao)老性癡(chi)呆癥中發揮作用。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