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德美專家合作研制出便攜式核磁共振儀
由德、美兩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地將核磁共振探測裝置的尺寸縮小到手提箱大小,為這一裝置的應用開辟了更廣泛的前景。
核磁共振裝置的原理是,在外加的均勻磁場中,某種特定的原子核,只吸收某一特定頻率射頻場提供的能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核磁共振信號,根據共振信號可以判斷出原子的屬性,分析物質成分。醫學上廣泛應用的核磁共振成像設備,就是依據這一原理研制的。
但應用核磁共振裝置探測物質,就必須讓探測對象處于均勻磁場包圍中,這使得迄今的核磁共振裝置都是龐大的密封艙室。此前科研人員也曾研制出開口的小型核磁共振探測裝置,但產生的磁場很不均衡,產生的圖像清晰度很低,只能用于粗略探測物質成分。
由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用電磁脈沖來抵消磁場不均衡的影響,從而使整個核磁共振裝置小型化。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網絡版上。
在建造這一小型化裝置時,研究人員用兩個同心布置的馬蹄型釹鐵硼磁鐵來產生背景磁場,在較小的磁鐵內部再安裝矩形的電磁脈沖線圈,線圈與磁鐵的距離經過精心調整,使脈沖磁場恰好能抵消背景磁場不均衡的影響。這樣一個探測裝置,不過26厘米見方,12厘米厚。
研究人員報告說,在驗證這一裝置的效能時,他們從濃度為百萬分之八(8PPM)的碳氟化物溶液中得到了氟同位素19的頻譜,所花時間只有3分鐘,這表明小型化核磁共振裝置的探測能力已不遜于大型設備。
研究負責人之一亞琛工業大學教授布呂米希說,這種便攜式核磁共振探測裝置用途極其廣泛。它不僅可以用于醫學上的局部檢查、考古學等領域的物質分析,也可以用于工業上的無損傷探測和材料分析,而且這一新技術很快就可以投入應用。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