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明晶體核分割器
Time:2011-10-8 8:15:00 Author:admin
——對推廣(guang)小切口(kou)白(bai)內障摘除手術大有幫助
|
由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眼科博士劉瑤副主任醫師等人研制的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手術器械——晶體核分割器,日前獲得了國家專利。
白內障是一種致盲性眼病。有關資料顯示: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約有一半的失明者是由于白內障所致。我國目前有900多萬失明者,其中400萬人是因白內障致盲,且每年新增白內障病人約有40萬人。
手術治療白內障是眼睛重見光明最徹底、有效的辦法,目前微創的手術方法主要是超聲乳化和小切口手術。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具有損傷小、手術效果佳、患者恢復快等特點。但是,小切口手術方法卻遭遇了一個技術“瓶頸”。小切口白內障手術的切口約為3.5毫米,但眼睛的晶體核直徑多大于7.0毫米,多數的眼科醫生需要采用三種器械(即左眼、右眼金屬碎核托板及切開刀),才能將晶體核分割后取出,手術操作復雜,小醫院的眼科醫生很難掌握,且并發癥較多,因此使白內障復明工程在全國大力推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該院眼科博士劉瑤副主任醫師二年前開始著手尋找一種簡單有效的分割晶體核器具,以期達到簡化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手術操作的目的。經過二年多時間的臨床探索,劉瑤等人研制出晶體核分割器,該器械為一垂向活動的鉗類器械,包括鉗柄,鉗頸及鉗首部,鉗首的下葉為一經過特殊修飾的3.5×9.0毫米橢圓形金屬環,上葉為一經過特殊修飾的斷面略為三角形的切開刀,通過減小上下葉間的距離實現晶體核分割。
據悉,晶體分割器的研制成功使原來三種器械分割晶體核變為了一種,臨床實踐證實該發明能夠極大地簡化晶體核的分割技術,該器械由鉗首下葉托住并固定晶體核,上葉行使分割功能,簡化了眼內操作,技術簡單易掌握,并可大大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尤其適用于中小醫院眼科醫生開展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手術。
|
|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