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心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紀實
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的浴火重生,世界為之震撼!
這是曾被國際社會視為難以攻克的艱巨挑戰——
3年內,在13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完成城鎮再造,為近2000萬的受災民眾重建家園,讓破碎的山河重現勃勃生機……
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目標,世界為之矚目!
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頑強拼搏創造的人間奇跡——
3年來,修通的城鄉公路可以繞地球一圈多,修建的居民住房達657萬套(戶),建設水平和發展基礎遠遠超過災前……
從廢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奇跡背后,是中國力量。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迎難而上,用信心、智慧和汗水,奮力奪取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重大勝利,書寫了人類災后恢復重建史上的壯麗篇章!
有一種堅定凝聚力量——運籌帷幄科學決策有力指導災后恢復重建
春天的旋律,奏響在北川新城——永昌的每一個角落。
2011年4月20日一早,巴拿恰商業街在永昌3萬多居民的歡笑和淚水中開啟,鼓點鏗鏘,羌樂悠揚,人們盡情放歌。午夜已過,這里仍水泄不通……
“永昌這個名字是胡錦濤總書記取的,寓意新北川和全國一樣永遠繁榮昌盛。”北川縣縣長經大忠說。
“唱羌歌謝大愛恒傳薪火,開新城記黨恩永昌福祉”——北川新城兩側的巨幅對聯,訴說著北川人對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感恩之情。
北川老縣城在“5 12”大地震中夷為平地,2萬多居民只有4000余人逃生。作為唯一異地重建的縣城,北川新城的建設,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牽動著黨中央的心,也牽動著胡錦濤總書記的心。
“再造一個新北川”,這是全國人民的期盼,也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
震后第一個春天。
2009年5月,北川新縣城建設工地。胡錦濤總書記仔細察看規劃展板和沙盤模型,詳細詢問工程建設情況,親切看望正在緊張施工的建設者。他對大家說:“北川新縣城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標志性工程。參加北川新縣城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定要科學規劃、精心設計、抓緊施工、確保質量,又好又快地完成建設任務。”
科學規劃。確保質量。又好又快。
為了受災群眾早日重返家園,400多個日日夜夜,3萬多建設者播撒汗水。2010年9月25日15時30分,一把掛著紅花的巨大鑰匙由山東省援建者交到北川人民手中……
北川新生,是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奇跡的一個縮影。
目前,四川、甘肅、陜西三省地震災區的永久性住房重建全部完成,基礎設施全面恢復,一個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呈現在眼前。
事實上,從汶川特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就投向中國:遭受重創的特大地震災區能否重新挺立?
災后恢復重建,成為對執政能力的一場嚴峻考驗——
地震當晚。首都北京。中南海燈火通明。
胡錦濤總書記連夜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時間對抗震救災各項工作作出緊急部署:“抓緊搶修受損的設施和設備,盡快恢復災區的通路、通電、通信和供水……”
5天后。四川成都。金牛賓館燈火通明。
結束一天在重災區的奔波指導,胡錦濤總書記于夜里主持召開抗震救災工作會議:“盡快研究制定扶助措施,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
震后第10天。中南海懷仁堂。
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對災后恢復重建作出部署:中央有關部門要指導受災地區在深入調查、綜合評估、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及早規劃和適時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任務千頭萬緒,復雜艱巨;
決策堅定有力,有條不紊。
隨著形勢發展變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
5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深入分析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緊迫性和艱巨性后,果斷作出“建立對口支援機制,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的重大決策。這是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全力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的一大創舉。
10天后,胡錦濤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就對口援建作出具體安排: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19個省市以不低于1%的財力對口支援重災縣市3年。隨后,《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正式頒布。
震后30天。6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對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作出具體安排。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總動員令。
這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對全國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意義重大。
一次又一次重要會議和重大決策,一項又一項重大舉措,全程展現了大力度、全方位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的堅定決心。
在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時間節點,胡錦濤總書記和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前往災區,考察指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26次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11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接連召開重要會議,研究解決災后恢復重建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
建立中央財政恢復重建基金、實施稅收和信貸政策傾斜……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密集出臺88項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災后恢復重建,確保全面做好和按時完成各項恢復重建任務,向災區群眾和全國人民交出一份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答卷;
第一時間出臺恢復重建指導意見,第一時間調整預算,第一時間進行立法……從政府到人大,目標一致,步調一致,災后恢復重建始終沿著科學和法治的軌道穩步推進……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傾心相助,有關部門科學組織,災區干部群眾奮力拼搏,飽受特大災害摧殘的土地,迅速掀起重建家園的熱潮——
災后第一時間,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即成立災后重建規劃組,組織開展災后重建前期工作,研究制定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恢復重建階段,33個中央和國家部門及時組建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協調小組——這些部門和四川、甘肅、陜西省委省政府一起,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著力加強指導、研究政策,不斷解決重建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按照中央部署穩步向前推進。
一對一、一幫一。根據中央部署,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山東、江蘇等19個對口支援省市的援建隊伍,帶著資金、設備和濃濃的情誼,趕赴災區、日夜奮戰。內蒙古、海南、青海……一些沒有對口援建任務的省份,紛紛自發參與到對災區的援建之中。
用雙手重建家園,用雙手開創未來。千千萬萬災區干部群眾,迅速從廢墟中頑強站立,動手建房,進山修路,以頑強的毅力和艱辛的汗水重建家園。“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在災區廣泛流傳的標語,成為災區干部群眾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精神的生動寫照……
力量,在凝聚,在迸發;災區,在變化,在重生——
一年后。災后恢復重建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災區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兩年后。“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如期實現,跨越式發展態勢日趨明顯。
但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異常艱巨而繁重,大自然仍不時顯現出暴虐的一面——
2010年8月12日晚開始,四川災區暴雨如注,山洪暴發,特大泥石流災害頻頻告急。青川:縣城被淹,36個鄉鎮受災;綿竹:600萬立方米泥石流堆積,5000多人被困;汶川:山石垮塌,道路中斷,人員滯留……
昨天的傷痕還未撫平,新的災難再次降臨。“災區的境況一傳到北京,就引起中央的高度關注。”四川省主要負責同志回憶說。
胡錦濤總書記立即給四川省主要負責同志打電話,詳細詢問災區情況,叮囑一定要迅速行動、科學應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溫家寶總理臨時調整行程,前往災情最重的綿竹、汶川,指導搶險救災。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同志也以各種方式了解災情,表達關懷,作出指示。
各項預警機制迅速啟動,各種處置預案科學實施,上百萬群眾化險為夷。災后恢復重建在新的挑戰面前繼續有力、有序、有效向前……
這是一份權威部門1天前公布的災后恢復重建進展清單——
四川。納入國家總體規劃的29692個項目已完工94%,投資完成92%;
甘肅。8個重災縣的7546個規劃項目完工91.8%,受災最重的隴南已基本完成重建;
陜西。4個重災縣已建成規劃項目3964個,完工率和投資完成率均超過95%。
到9月底總體規劃頒布3周年時,災后恢復重建各項任務將全面完成,重建美好家園的預期目標將勝利實現!
恢復重建,是考驗,更是砥礪——
黨中央(yang)用(yong)高超的總體指揮能(neng)(neng)力、統籌(chou)協調能(neng)(neng)力,有效駕馭(yu)復雜局面,極大鼓舞和激勵災區廣大干部群眾重(zhong)建家園(yuan)的信心(xin),贏得全(quan)國(guo)各族人民衷(zhong)心(xin)擁護,也贏得世界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