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設備 |
超聲科設備 |
手術室設備 |
檢驗科設備 |
實驗室設備 |
理療科設備 |
急救室設備 |
兒科設備 |
眼科設備 |
牙科設備 |
婦科男科設備 |
滅菌消毒設備 |
醫用教學模型 |
美容儀器設備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車 柜 |
ABS病床輪椅 |
醫用耗材 |
新聞中心
臺灣開發出新型超音波顯微影像系統
生物技術實驗或研究都少不了小鼠,全球每年光做實驗就要用掉數千萬只,觀察小鼠細胞和生理變化更費時費力,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李百祺團隊所做的超音波顯微影像系統的分辨率和靈敏度均高出臨床系統數倍,省時省力,且不需解剖許多小鼠,目前正在整合系統中,2006年內將推出原型機。
小鼠在癌癥研究、藥物開發等生物科技領域中,動物實驗在臨床前 (pre-clinical)研究中不可或缺。使用先進影像技術來對實驗動物做非侵入式的觀察,可縮短研究時程,降低使用動物的數量,并提升相關研究的品質。
在各種實驗動物中,小鼠體積小、飼養方便,最常被當作研究對象。統計顯示每年全球因生物科技相關研究使用數千萬只小鼠,每年更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由此 可見非侵入式的小動物影像確有必要性。但由于小動物體積與重量約只有人類的千分之一,小動物影像系統必須有較臨床系統更優異十倍的分辨率與千倍的靈敏度, 才能充分發揮影像功能,達到提升生物科技研究品質的目標,造福人類。
李百祺表示,假設實驗需要一百只小老鼠,每周解剖十只來觀察各期程的腫瘤變化情形,相當費時費力,若采用非侵入式的超音波顯微影像系統,只要十只小老鼠便能一路觀察各期程腫瘤的血管增生變化,還可以觀察心臟的動態分析,省時省力,快速得到研究數據。
李百祺指出,以往醫院用的臨床系統的分辨率約0.1公分,不太容易觀察腫瘤的血流訊號,但利用這套超音波顯微影像系統分辨率可達50微米,穿透深度可達2公分,比醫院臨床用的設備,在分辨率上強十倍,靈敏度高一千倍。
由于初期組合這套系統是利用各家不同的設備,再由團隊自行研發操控軟件,經過不斷改良,良率已經提升許多,研究團隊除申請臺灣和美國的專利外,正針對不同腫
瘤進行超音波顯微影像顯影劑的制作,以期進入分子影像與藥物輸送的范疇。此外,研究團隊正發展結合正子放射斷層掃瞄與顯微超音波的影像定位與融合技術,以
進一步探索疾病演化的分子過程及可能的治療機制。
本文由廣州佳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編輯